原标题:下半年经济怎么干|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实施 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下称“会议”),分析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结合我国当下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我认为,会议的核心在于“稳中求进”一词,具体而言:
“稳”字当头 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
一方面,“稳”字当头。会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为“稳”字,涉及国内改革发展要“稳定”,经济要“稳住”进而“稳中求进”。具体而言,会议重点强调了“稳民生”“稳就业”“稳物价”“稳房地产”“稳金融市场”“稳产业链”等一系列组合拳。在我看来,对于“稳”字的强调是符合我国当下发展阶段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
从发展阶段上讲,当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经济和社会仍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但总体状况和发展前景是向好的。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起云涌,不管未来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艰难坎坷,我们仍能从当前的胜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其一,疫情防控政策是“稳人心”。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科学动态清零,反映了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稳”。
其二,“稳就业”“稳物价”是“稳民生”。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上涨,叠加疫情冲击导致企业用工人数减少,就业压力前所未有。“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体现出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7月,25-59岁成年人失业率为4.3%,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表明就业基本盘保持基本稳定。
7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虽比6月份扩大0.2%,主要是受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影响,考虑到国际通胀水平的持续高位运行,我国通胀率仍然处于较为温和的水平。这背后反映了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企业的社会担当。
其三,“稳房地产”“稳金融市场”“稳产业链”是稳经济大盘。在经济下行阶段,严控系统性风险,严防经济扰动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转化是各国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与核心。在房地产政策上,2016年提出的“房住不炒”旨在对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和优化;在金融政策上,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体现出我国通过宏观调控,化解金融风险的信心;在产业端,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划,和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反映了国家对于企业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我国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决心。
从结果来看,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交出了GDP同比增长2.5%的答卷,经济总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今年二季度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稳中有进 政策的微调贯穿始终
另一方面,“稳”并非一成不变。“变”则需要审时度势,相机决策。从实践中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大政方针始终坚定不移,但政策的微调贯穿始终。例如,在宏观政策层面,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工具使用愈发娴熟,且二者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相得益彰。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
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0.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4个和0.5个百分点。
同时,从近年来政策的小步快跑、逐步微调来看,经济政策工具仍保持了足够的余量,即使未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中央仍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实施对冲。
在产业政策方面,十余年来我国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政策有条不紊地进行切换和引导。与本世纪初相比,工业产出中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产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成熟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民用航天等领域积极布局,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十年来,我国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稳是相对的,变则是永恒。在道路上、信仰上的稳为变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实施方法、施政选择上的变则为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展望未来,我们可能仍需面临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换挡、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
原标题:下半年经济怎么干|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实施 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下称“会议”),分析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结合我国当下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我认为,会议的核心在于“稳中求进”一词,具体而言:
“稳”字当头 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
一方面,“稳”字当头。会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为“稳”字,涉及国内改革发展要“稳定”,经济要“稳住”进而“稳中求进”。具体而言,会议重点强调了“稳民生”“稳就业”“稳物价”“稳房地产”“稳金融市场”“稳产业链”等一系列组合拳。在我看来,对于“稳”字的强调是符合我国当下发展阶段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
从发展阶段上讲,当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经济和社会仍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但总体状况和发展前景是向好的。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起云涌,不管未来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艰难坎坷,我们仍能从当前的胜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其一,疫情防控政策是“稳人心”。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科学动态清零,反映了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稳”。
其二,“稳就业”“稳物价”是“稳民生”。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上涨,叠加疫情冲击导致企业用工人数减少,就业压力前所未有。“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体现出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7月,25-59岁成年人失业率为4.3%,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表明就业基本盘保持基本稳定。
7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虽比6月份扩大0.2%,主要是受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影响,考虑到国际通胀水平的持续高位运行,我国通胀率仍然处于较为温和的水平。这背后反映了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企业的社会担当。
其三,“稳房地产”“稳金融市场”“稳产业链”是稳经济大盘。在经济下行阶段,严控系统性风险,严防经济扰动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转化是各国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与核心。在房地产政策上,2016年提出的“房住不炒”旨在对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和优化;在金融政策上,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体现出我国通过宏观调控,化解金融风险的信心;在产业端,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划,和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反映了国家对于企业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我国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决心。
从结果来看,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交出了GDP同比增长2.5%的答卷,经济总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今年二季度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稳中有进 政策的微调贯穿始终
另一方面,“稳”并非一成不变。“变”则需要审时度势,相机决策。从实践中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大政方针始终坚定不移,但政策的微调贯穿始终。例如,在宏观政策层面,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工具使用愈发娴熟,且二者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相得益彰。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
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0.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4个和0.5个百分点。
同时,从近年来政策的小步快跑、逐步微调来看,经济政策工具仍保持了足够的余量,即使未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中央仍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实施对冲。
在产业政策方面,十余年来我国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政策有条不紊地进行切换和引导。与本世纪初相比,工业产出中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产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成熟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民用航天等领域积极布局,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十年来,我国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稳是相对的,变则是永恒。在道路上、信仰上的稳为变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实施方法、施政选择上的变则为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展望未来,我们可能仍需面临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换挡、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