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颗卫星将于近期发射,为气象环保等领域提供数据和服务
12月27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华水一号”卫星、“沃福曼号”卫星、“海河一号”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吉林一号”MF02A03~04星等6颗卫星的出征仪式。
中星 6E 卫星计划于 2023 年发射,用于接替中星 6B
12月27日,中国卫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中星6E卫星目前正在整星总装测试阶段,计划将于明年发射。据介绍,中星6E卫星转发器资源在满足C频段广播电视传输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卫星平台承载能力和频段资源,建设了具备数字化处理能力的Ku、Ka高通量资源。中星6E卫星旨在接替中星6B卫星,设计寿命14.2年,采用东四增强型平台,承载C和Ku频段载荷)。据悉,中星6E卫星计划将于明年发射。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科研人员在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压缩感知成像作为一种计算成像技术,具有突破奈奎斯特采样极限、高通量测量、单像素成像等优势,在对地遥感、激光雷达、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传统压缩感知成像在空间、时间动态范围上与普通成像相比均存在不足。针对空间、时间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刘雪峰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于公布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预申请审查会和评审会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预申请审查会和评审会名单公布如下:曾令森,常进,车慧正,单新建,樊军辉,费建芳,冯珑珑,付永硕,高原,黄清华,李新,林隽,刘财,刘良云,缪驰远,潘永信,秦礼萍,宋述光,王林,王小萍,肖伏良,徐义贤,杨振宇,叶为民,袁运斌,张拴宏,张瑶,张招崇,周济林,朱敏。本名单包含地球科学部与数理科学部联合资助的“基于‘澳科一号’卫星若干科学问题研究”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评审会专家名单。
关于公布2022年度“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丁林,冯庆来,胡瑞忠,金建华,金之钧,李肯立,李亚林,刘福来,刘可禹,裴军令,邱楠生,吴福元,姚华舟,张志飞,朱伟林。公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1日。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结束 专硕报考人数超六成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昨日(26日)落下帷幕,全国共有474万人报考,其中,专业硕士报考人数超过6成。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将成为未来报考主流。
治疗肺癌的新细菌疗法出炉
合成生物学使细菌工程能够安全地向肿瘤输送有效载荷,从而进行抗癌治疗。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临床前评估流程,用于表征肺癌模型中的细菌疗法。新研究将细菌疗法与当前的肺癌靶向疗法相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不会有任何额外的毒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报告》杂志上。
线粒体移植治疗罕见遗传病安全有效
以色列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测试了一种利用线粒体在细胞生命形式之间的持久能力的潜在治疗方法。它涉及用患者母亲捐赠的健康线粒体来增强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这种方法首次在6名患病儿童身上进行了试验,已证明其安全性并展示出显著的症状改善迹象。
汪铭课题组发展细胞选择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9是源自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CRISPR/Cas9技术使用引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识别靶标基因,并招募Cas9核酸酶对基因组进行切割、编辑等操作。然而,由于sgRNA识别基因组存在非特异性结合作用,现有CRISPR/Cas9技术应用于基因编辑时存在一定的脱靶效应,且缺乏对疾病细胞的选择性,限制了其在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该研究工作近期发表于J. Am. Chem. Soc。
中科院海洋所基于超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揭示海底峡谷内波动力机制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基于超高分辨率非静力内波数值模式,揭示了我国东海西南部峡谷地形和黑潮共同调制下内潮和内孤立波的非线性演变和耗散过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上。
日本研究发现宇宙中氘元素的藏身之处
日本东京大学、新潟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日本红外天文卫星ASTRO-F的观测数据发现,在低温环境下形成含氮分子的过程中,紫外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获得了氘隐藏于星际空间有机物中的观测证据。这将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物质进化之谜。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炔-烯丙基取代反应取得新进展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是一类重要的合成策略。贵金属Ir、Pd、Rh等催化的稳定化亲核试剂参与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吸引了诸多知名课题组的研究,比如Erick Carreira、游书力、J. F. Hartwig、张万斌、王春江等(图1a)。相对的,廉价金属比如Cu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可以实现非稳定化亲核试剂比如格试剂、锌试剂、锂试剂等的转化,从而吸引了比如Feringa、Hoveyda等课题组的广泛关注(图1b)。但非稳定化亲核试剂的缺点是活性很高、官能团兼容性很差。所以这一领域发展至今尚未解决的难点就是使用廉价金属比如Cu催化实现稳定化亲核试剂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相关研究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
今年高校毕业生破1000万 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最高法发布这些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12月27日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突破1000万大关,创历史新高。《意见》强调坚决反对就业歧视,妥善审理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件,依法纠正用人单位因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不予招录、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破除各种不合理限制,推动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
西北师范大学日前迎来了它的第120个生日
在西部重镇兰州,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西北师范大学日前迎来了它的第120个生日。西北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41年迁往兰州,一座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黄河北岸的沙滩荒地上拔地而起,自此,西北的师范教育有了“拓荒者”。在兰州办学的80余年中,西北师范大学扎根陇原、服务西部。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在服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征途上,到处都有西师人的身影。这所百廿老校将自身使命担当与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紧紧相连。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李昺:守正创新 再攀制冷材料研究高峰
2018年归国加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9年发现并命名固体庞压卡效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副主任李昺始终坚守在新型固态制冷材料、技术、装备研究领域。他也因在此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荣获了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日前,李昺说:“新型制冷材料是国内外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力争早日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兰州化物所牵头完成的3项成果获202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暨强科技行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表彰了 2021 年度为甘肃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 1 项一等奖、2 项二等奖。其中,张俊彦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工程装备高端自润滑滑动轴承 " 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师彦平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重要中草药化学成分与靶酶筛药和智能释药技术体系研究 " 科研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唐志诚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非电行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 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
6颗卫星将于近期发射,为气象环保等领域提供数据和服务
12月27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华水一号”卫星、“沃福曼号”卫星、“海河一号”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吉林一号”MF02A03~04星等6颗卫星的出征仪式。
中星 6E 卫星计划于 2023 年发射,用于接替中星 6B
12月27日,中国卫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中星6E卫星目前正在整星总装测试阶段,计划将于明年发射。据介绍,中星6E卫星转发器资源在满足C频段广播电视传输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卫星平台承载能力和频段资源,建设了具备数字化处理能力的Ku、Ka高通量资源。中星6E卫星旨在接替中星6B卫星,设计寿命14.2年,采用东四增强型平台,承载C和Ku频段载荷)。据悉,中星6E卫星计划将于明年发射。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科研人员在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压缩感知成像作为一种计算成像技术,具有突破奈奎斯特采样极限、高通量测量、单像素成像等优势,在对地遥感、激光雷达、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传统压缩感知成像在空间、时间动态范围上与普通成像相比均存在不足。针对空间、时间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刘雪峰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于公布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预申请审查会和评审会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预申请审查会和评审会名单公布如下:曾令森,常进,车慧正,单新建,樊军辉,费建芳,冯珑珑,付永硕,高原,黄清华,李新,林隽,刘财,刘良云,缪驰远,潘永信,秦礼萍,宋述光,王林,王小萍,肖伏良,徐义贤,杨振宇,叶为民,袁运斌,张拴宏,张瑶,张招崇,周济林,朱敏。本名单包含地球科学部与数理科学部联合资助的“基于‘澳科一号’卫星若干科学问题研究”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评审会专家名单。
关于公布2022年度“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地球科学部2022年度“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评审组名单公布如下:丁林,冯庆来,胡瑞忠,金建华,金之钧,李肯立,李亚林,刘福来,刘可禹,裴军令,邱楠生,吴福元,姚华舟,张志飞,朱伟林。公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1日。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结束 专硕报考人数超六成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昨日(26日)落下帷幕,全国共有474万人报考,其中,专业硕士报考人数超过6成。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将成为未来报考主流。
治疗肺癌的新细菌疗法出炉
合成生物学使细菌工程能够安全地向肿瘤输送有效载荷,从而进行抗癌治疗。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临床前评估流程,用于表征肺癌模型中的细菌疗法。新研究将细菌疗法与当前的肺癌靶向疗法相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不会有任何额外的毒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报告》杂志上。
线粒体移植治疗罕见遗传病安全有效
以色列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测试了一种利用线粒体在细胞生命形式之间的持久能力的潜在治疗方法。它涉及用患者母亲捐赠的健康线粒体来增强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这种方法首次在6名患病儿童身上进行了试验,已证明其安全性并展示出显著的症状改善迹象。
汪铭课题组发展细胞选择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9是源自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CRISPR/Cas9技术使用引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识别靶标基因,并招募Cas9核酸酶对基因组进行切割、编辑等操作。然而,由于sgRNA识别基因组存在非特异性结合作用,现有CRISPR/Cas9技术应用于基因编辑时存在一定的脱靶效应,且缺乏对疾病细胞的选择性,限制了其在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该研究工作近期发表于J. Am. Chem. Soc。
中科院海洋所基于超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揭示海底峡谷内波动力机制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基于超高分辨率非静力内波数值模式,揭示了我国东海西南部峡谷地形和黑潮共同调制下内潮和内孤立波的非线性演变和耗散过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上。
日本研究发现宇宙中氘元素的藏身之处
日本东京大学、新潟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日本红外天文卫星ASTRO-F的观测数据发现,在低温环境下形成含氮分子的过程中,紫外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获得了氘隐藏于星际空间有机物中的观测证据。这将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物质进化之谜。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炔-烯丙基取代反应取得新进展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是一类重要的合成策略。贵金属Ir、Pd、Rh等催化的稳定化亲核试剂参与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吸引了诸多知名课题组的研究,比如Erick Carreira、游书力、J. F. Hartwig、张万斌、王春江等(图1a)。相对的,廉价金属比如Cu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可以实现非稳定化亲核试剂比如格试剂、锌试剂、锂试剂等的转化,从而吸引了比如Feringa、Hoveyda等课题组的广泛关注(图1b)。但非稳定化亲核试剂的缺点是活性很高、官能团兼容性很差。所以这一领域发展至今尚未解决的难点就是使用廉价金属比如Cu催化实现稳定化亲核试剂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相关研究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
今年高校毕业生破1000万 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最高法发布这些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12月27日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突破1000万大关,创历史新高。《意见》强调坚决反对就业歧视,妥善审理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件,依法纠正用人单位因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不予招录、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破除各种不合理限制,推动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
西北师范大学日前迎来了它的第120个生日
在西部重镇兰州,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西北师范大学日前迎来了它的第120个生日。西北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41年迁往兰州,一座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黄河北岸的沙滩荒地上拔地而起,自此,西北的师范教育有了“拓荒者”。在兰州办学的80余年中,西北师范大学扎根陇原、服务西部。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在服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征途上,到处都有西师人的身影。这所百廿老校将自身使命担当与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紧紧相连。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李昺:守正创新 再攀制冷材料研究高峰
2018年归国加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9年发现并命名固体庞压卡效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副主任李昺始终坚守在新型固态制冷材料、技术、装备研究领域。他也因在此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荣获了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日前,李昺说:“新型制冷材料是国内外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力争早日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兰州化物所牵头完成的3项成果获202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暨强科技行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表彰了 2021 年度为甘肃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 1 项一等奖、2 项二等奖。其中,张俊彦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工程装备高端自润滑滑动轴承 " 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师彦平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重要中草药化学成分与靶酶筛药和智能释药技术体系研究 " 科研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唐志诚研究员团队完成的 " 非电行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 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