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人民网评: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时间:2023-07-25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点击量:190

“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切勉励“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2.93%,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6.73个百分点,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有力的公民科学素质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速度虽然较快,但与西方科技强国普遍高于2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大科普”新格局,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大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立足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工作痛点、堵点、难点和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的合力,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媒体等作用,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提升科学普及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科研人员被誉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理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通过丰富多彩的专家学术报告和展品现场演示,让公众“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年逾八旬的刘嘉麒院士化身资深火山知识科普“UP主”,带动更多科学研究者参与“云科普”……正是越来越多的教授、专家、院士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以丰富鲜活的形式、鞭辟入里的讲解,拉近了公众和科学的距离,播种下科学的种子,也传递了理性的声音。这启示我们,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和专长,就能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当前,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少学校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缺乏科学完备的科普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基。

(沈若冲)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人民网评: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时间:2023-07-25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切勉励“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2.93%,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6.73个百分点,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有力的公民科学素质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速度虽然较快,但与西方科技强国普遍高于2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大科普”新格局,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大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立足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工作痛点、堵点、难点和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的合力,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媒体等作用,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提升科学普及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科研人员被誉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理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通过丰富多彩的专家学术报告和展品现场演示,让公众“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年逾八旬的刘嘉麒院士化身资深火山知识科普“UP主”,带动更多科学研究者参与“云科普”……正是越来越多的教授、专家、院士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以丰富鲜活的形式、鞭辟入里的讲解,拉近了公众和科学的距离,播种下科学的种子,也传递了理性的声音。这启示我们,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和专长,就能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当前,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少学校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缺乏科学完备的科普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基。

(沈若冲)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