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当心肌梗死找上青壮年

时间:2023-07-11来源:中国青年报点击量:270

“孩子刚刚结束当天的高考,夫妻俩接他一到家,父亲就出意外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于扬记得6月8日的场景,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而他的孩子是附近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

当天,于扬作为心内科的三线值班医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的总负责人。傍晚,她刚接班巡视完就接到电话: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胸痛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在冠心病中死亡率最高。”于扬说,冠心病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冠心病类型里最为严重。当病人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特别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同时容易引起心脏的机械并发症,如心梗面积大时,会出现心脏破裂或者心脏穿孔,需要尽快救治。

于扬立刻通知心内科监护室、急诊介入手术团队进行准备,第一时间启动了心内科导管室,呼吸机、除颤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设备也都开机备用。完成准备工作后,于扬等医护人员紧张地等待着患者转运,却再次接到急诊的电话——患者发生猝死,正在抢救。

好在经过抢救,患者恢复了生命体征,下一步则是急诊手术。“心脏是全身的输血泵,给全身器官送血,冠状动脉则给心脏供血。一旦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人就完了。”于扬说,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尽早、尽量完全地把闭塞的血管开通,恢复心脏的灌注,挽救缺血的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别急,家属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于扬指出,一些年轻患者没有冠心病病史,第一次发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病死亡率高,急性期并发症几率大,抢救难度大,加上家属没有心理准备,容易造成医患沟通上的不顺畅,医生的压力也会更大。”

于扬负责手术方案的制定和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她至今还记得看到患者家属时的场景:母亲一眼便可以看出刚刚哭过,头发被汗水和眼泪打湿,一缕一缕地粘在脸颊。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安静地站在旁边,神态懵懵的,还没有缓过神来。

按照医患沟通的原则,于扬应把患者具体情况如实告知,同时客观说明疾病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抢救成功率。但看到男孩身上的校服,她先问了一句:“今年高几?”得知是高三考生时,于扬犹豫了,“孩子本身考试就面临压力,如今又出现这种情况,真是天降横祸。”

患者的生命以及这个家庭的未来,各种纠缠的情感一下子涌进了于扬的脑海。“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需要冷静果断,但就在此时此刻,我们很难不产生共情。”

“我们可能无法让他一点都不受影响地继续考试,这不现实,但我想帮他减少一点压力,能帮一点是一点。”面对临床的种种不确定,承诺抢救一定会成功是很不现实的,但看着无助的母子俩,那一刻,于扬决定打破医患交流的“规矩”。她对男孩说:“你现在回去,好好准备考试。放心,我们会治好他的,我保证。”

虽然话语里满是冷静和从容,但实际上于扬当时也紧张得几乎要哭出来。“我也有孩子。高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不忍心看到他在这时受到影响。”

好在最后手术很成功。手术团队在黄金抢救时间之内成功开通了患者的血管。孩子已回家休息继续备考,母亲依然在监护室门口守护。于扬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她,开始术后的接续治疗和监护。

“高考那几天,天气炎热,家长们心理压力又大,这都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于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史,这些都是引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据于扬观察,心肌梗死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设急性胸痛绿色通道,在2022年因为胸痛来排查的1300余例患者中,确诊心肌梗死的有180例。

发病年龄提前,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压力密切相关。喝酒、抽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公认的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对心血管内壁有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还可通过烟中的尼古丁等缩血管物质,使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相较于老年人,中青年群体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更大,更容易发生猝死。老人往往有心绞痛病史,出现心绞痛症状后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及时做介入治疗,有时能为医生争取一定时间,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年轻人通常没有心绞痛病史,多为首次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此外冠脉系统缺乏侧枝循环的建立,因此心肌梗死面积大,再加上胸痛症状常被忽视,延迟就医,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年轻人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于扬指出,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譬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时,要定期吃药,定期随访,把血压控制好,减少血管损伤。同时,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除此之外,尽量少熬夜。“现代人压力大,实在要熬夜的话,别喝咖啡和浓茶。熬夜对心脏和血管本就不好,这时候再喝咖啡浓茶,更容易加重心脏负担。”

“当你确实感觉累了,能休息就休息,别说‘我累了,我再挺一挺’。”尤其是当胸前区突发大片的压榨感、撕裂感,或胸口发紧时,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心肌是不可再生的,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脏功能受损越严重。”

于扬在心内科工作10余年,早已习惯了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也无数次披星戴月与死神赛跑。“一次次抢救的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和温馨的家庭。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大家并肩在这场面对突发疾病的高难度‘考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骆婧文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当心肌梗死找上青壮年

时间:2023-07-11来源:中国青年报

“孩子刚刚结束当天的高考,夫妻俩接他一到家,父亲就出意外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于扬记得6月8日的场景,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而他的孩子是附近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

当天,于扬作为心内科的三线值班医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的总负责人。傍晚,她刚接班巡视完就接到电话: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胸痛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在冠心病中死亡率最高。”于扬说,冠心病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冠心病类型里最为严重。当病人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特别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同时容易引起心脏的机械并发症,如心梗面积大时,会出现心脏破裂或者心脏穿孔,需要尽快救治。

于扬立刻通知心内科监护室、急诊介入手术团队进行准备,第一时间启动了心内科导管室,呼吸机、除颤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设备也都开机备用。完成准备工作后,于扬等医护人员紧张地等待着患者转运,却再次接到急诊的电话——患者发生猝死,正在抢救。

好在经过抢救,患者恢复了生命体征,下一步则是急诊手术。“心脏是全身的输血泵,给全身器官送血,冠状动脉则给心脏供血。一旦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人就完了。”于扬说,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尽早、尽量完全地把闭塞的血管开通,恢复心脏的灌注,挽救缺血的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别急,家属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于扬指出,一些年轻患者没有冠心病病史,第一次发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病死亡率高,急性期并发症几率大,抢救难度大,加上家属没有心理准备,容易造成医患沟通上的不顺畅,医生的压力也会更大。”

于扬负责手术方案的制定和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她至今还记得看到患者家属时的场景:母亲一眼便可以看出刚刚哭过,头发被汗水和眼泪打湿,一缕一缕地粘在脸颊。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安静地站在旁边,神态懵懵的,还没有缓过神来。

按照医患沟通的原则,于扬应把患者具体情况如实告知,同时客观说明疾病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抢救成功率。但看到男孩身上的校服,她先问了一句:“今年高几?”得知是高三考生时,于扬犹豫了,“孩子本身考试就面临压力,如今又出现这种情况,真是天降横祸。”

患者的生命以及这个家庭的未来,各种纠缠的情感一下子涌进了于扬的脑海。“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需要冷静果断,但就在此时此刻,我们很难不产生共情。”

“我们可能无法让他一点都不受影响地继续考试,这不现实,但我想帮他减少一点压力,能帮一点是一点。”面对临床的种种不确定,承诺抢救一定会成功是很不现实的,但看着无助的母子俩,那一刻,于扬决定打破医患交流的“规矩”。她对男孩说:“你现在回去,好好准备考试。放心,我们会治好他的,我保证。”

虽然话语里满是冷静和从容,但实际上于扬当时也紧张得几乎要哭出来。“我也有孩子。高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不忍心看到他在这时受到影响。”

好在最后手术很成功。手术团队在黄金抢救时间之内成功开通了患者的血管。孩子已回家休息继续备考,母亲依然在监护室门口守护。于扬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她,开始术后的接续治疗和监护。

“高考那几天,天气炎热,家长们心理压力又大,这都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于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史,这些都是引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据于扬观察,心肌梗死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设急性胸痛绿色通道,在2022年因为胸痛来排查的1300余例患者中,确诊心肌梗死的有180例。

发病年龄提前,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压力密切相关。喝酒、抽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公认的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对心血管内壁有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还可通过烟中的尼古丁等缩血管物质,使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相较于老年人,中青年群体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更大,更容易发生猝死。老人往往有心绞痛病史,出现心绞痛症状后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及时做介入治疗,有时能为医生争取一定时间,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年轻人通常没有心绞痛病史,多为首次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此外冠脉系统缺乏侧枝循环的建立,因此心肌梗死面积大,再加上胸痛症状常被忽视,延迟就医,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年轻人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于扬指出,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譬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时,要定期吃药,定期随访,把血压控制好,减少血管损伤。同时,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除此之外,尽量少熬夜。“现代人压力大,实在要熬夜的话,别喝咖啡和浓茶。熬夜对心脏和血管本就不好,这时候再喝咖啡浓茶,更容易加重心脏负担。”

“当你确实感觉累了,能休息就休息,别说‘我累了,我再挺一挺’。”尤其是当胸前区突发大片的压榨感、撕裂感,或胸口发紧时,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心肌是不可再生的,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脏功能受损越严重。”

于扬在心内科工作10余年,早已习惯了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也无数次披星戴月与死神赛跑。“一次次抢救的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和温馨的家庭。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大家并肩在这场面对突发疾病的高难度‘考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