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杂志社官网

放大世遗效应,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盐城夯实绿色本底竞逐新赛道

时间:2022-08-22来源:新华报业网点击量:420


秋意渐起,黄海湿地上,芦苇摇曳,成群的麋鹿自由奔跑……好消息传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新生麋鹿1036头,种群数量首次突破7000头。

长期以来,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持续放大世遗效应,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鲜明标识,夯实绿色本底,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两山理论”的实践典范。“盐城版图上的每一寸绿,都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财富。我们不仅要立足自身、奋发进取,更要着眼全局、勇于探索,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绿色新动能。”盐城市委书记徐缨说。

勇当“碳路先锋”,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澎湃动能

放眼长三角,盐城是一道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里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东部是黄海湿地,西部是湖荡湿地,有着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

8月17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重点工作,努力把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新水平。对于盐城而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唯有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坚定不移地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才能为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机遇与挑战并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意味着盐城能够拥有更多竞争新优势,在绿色低碳新赛道上不断跨越赶超。8月9日,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将盐城建设为“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


“盐城一方面用系统思维谋划未来,以绿色低碳发展勇当‘碳路先锋’、助力跨越赶超、提升城市地位。另一方面,突出绿色能源产业优势、制造强市鲜明导向,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从生态、制造、能源、宜居等维度部署精准落地之策,让‘沿海绿城’内涵具象化,获得强有力实践支撑。”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专家张正旺认为,“‘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城市定位,意味着盐城主动扛起了更大的责任,在保护上做文章,守护好现有的生态财富的同时,累积更多生态财富。勇当‘碳路先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可以看出盐城时刻保持警醒,重大决策、重要举措、重点工程等注入更多绿色意识,以进一步激发绿色低碳发展的澎湃动能。”

放大生态话语权,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2019年7月5日,中国·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滨海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实现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零的突破”,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全新的“中国经验”。

盐城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更大力度参与推进二期申遗工作,倡导并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推动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升格为国际论坛。今年1月,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如期举办,会上,盐城通过扩大生态朋友圈,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世界遗产地及提名地是多种濒危候鸟的重要停歇、越冬或繁殖地,其突出全球普遍价值,不仅体现在江苏的平台、东部沿海的平台,更多的是世界的平台。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章新胜说。

后申遗时代,盐城积极做好做足“生态+”大文章。盐城明确提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建设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为我省首个将“NbS”写入党代会报告的设区市。2021年,全市PM2.5累计浓度28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7.4%,连续10个月进入全国前20名,全省唯一。今年以来,截至7月26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30.1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9.7%,全省第一。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寻世遗保护与经济发展“最优解”

黄海滩涂、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盐城积极探索拥抱海洋、走向蔚蓝的沿海发展新路径,打造质量高、活力强的蓝色经济增长极,将大海赋予的资源禀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争当全省绿色转型典范。

“盐城抓住绿色低碳发展的‘破题之钥’,要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绿色技术,布局静脉产业;推动新能源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探索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成长春说。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盐城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打造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地标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140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了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开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技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加速形成。

同时,加快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如今,盐城新能源发电量已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9%。“我们将充分把握湿地保护法出台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叠加机遇,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以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盐城市市长周斌说。


编辑:单思月
头条
要闻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学习强国 中华网 环球网 澎湃新闻 新京报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神州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65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放大世遗效应,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盐城夯实绿色本底竞逐新赛道

时间:2022-08-22来源:新华报业网


秋意渐起,黄海湿地上,芦苇摇曳,成群的麋鹿自由奔跑……好消息传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新生麋鹿1036头,种群数量首次突破7000头。

长期以来,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持续放大世遗效应,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鲜明标识,夯实绿色本底,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两山理论”的实践典范。“盐城版图上的每一寸绿,都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财富。我们不仅要立足自身、奋发进取,更要着眼全局、勇于探索,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绿色新动能。”盐城市委书记徐缨说。

勇当“碳路先锋”,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澎湃动能

放眼长三角,盐城是一道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这里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东部是黄海湿地,西部是湖荡湿地,有着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

8月17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重点工作,努力把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新水平。对于盐城而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唯有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坚定不移地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才能为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机遇与挑战并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意味着盐城能够拥有更多竞争新优势,在绿色低碳新赛道上不断跨越赶超。8月9日,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将盐城建设为“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


“盐城一方面用系统思维谋划未来,以绿色低碳发展勇当‘碳路先锋’、助力跨越赶超、提升城市地位。另一方面,突出绿色能源产业优势、制造强市鲜明导向,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从生态、制造、能源、宜居等维度部署精准落地之策,让‘沿海绿城’内涵具象化,获得强有力实践支撑。”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专家张正旺认为,“‘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城市定位,意味着盐城主动扛起了更大的责任,在保护上做文章,守护好现有的生态财富的同时,累积更多生态财富。勇当‘碳路先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可以看出盐城时刻保持警醒,重大决策、重要举措、重点工程等注入更多绿色意识,以进一步激发绿色低碳发展的澎湃动能。”

放大生态话语权,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2019年7月5日,中国·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滨海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实现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零的突破”,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全新的“中国经验”。

盐城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更大力度参与推进二期申遗工作,倡导并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推动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升格为国际论坛。今年1月,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如期举办,会上,盐城通过扩大生态朋友圈,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世界遗产地及提名地是多种濒危候鸟的重要停歇、越冬或繁殖地,其突出全球普遍价值,不仅体现在江苏的平台、东部沿海的平台,更多的是世界的平台。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章新胜说。

后申遗时代,盐城积极做好做足“生态+”大文章。盐城明确提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建设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为我省首个将“NbS”写入党代会报告的设区市。2021年,全市PM2.5累计浓度28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7.4%,连续10个月进入全国前20名,全省唯一。今年以来,截至7月26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30.1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9.7%,全省第一。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寻世遗保护与经济发展“最优解”

黄海滩涂、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盐城积极探索拥抱海洋、走向蔚蓝的沿海发展新路径,打造质量高、活力强的蓝色经济增长极,将大海赋予的资源禀赋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争当全省绿色转型典范。

“盐城抓住绿色低碳发展的‘破题之钥’,要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绿色技术,布局静脉产业;推动新能源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探索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成长春说。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盐城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打造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地标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140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了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开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技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加速形成。

同时,加快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如今,盐城新能源发电量已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9%。“我们将充分把握湿地保护法出台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叠加机遇,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以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盐城市市长周斌说。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2022654号